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发病率比发达国家高,年发病人数约为9.8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致病原因,大约95%病例伴有HPV感染,常规筛查能减少70%发病率,但国内筛查不到25%,50%新诊断病例是从不接受筛查的妇女。宫颈癌离我们其实并不远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宫颈癌。女性的盆腔结构中,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位于盆腔的中间。子宫呈倒梨形,宫颈是子宫的门户,位于子宫的下端,而发生于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就是宫颈癌。年ICO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已成为中国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感染很常见,性行为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HPV感染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断HPV的传播。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几率达85%-90%,而在我国每年女性宫颈HPV感染人数已高达到万。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1)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2)阴道不规则出血非月经期出现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3)阴道排液异常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根据病情的发展,到了晚期,患者还可能有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情况。宫颈癌的分期和治疗原则治疗前必须对病人的全面评估,即“分期"。关于宫颈癌的分期,通用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法,由妇科检查和相关影像资料确定,可能导致评估不足,进而对不适合病例做根治术。目前规范的分期方法是除妇科检查以外,强调磁共振、PET/CT等影像学检查。宫颈癌是上世纪少有的能治愈的肿瘤,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疗效进一步提高,并发症减少。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主体(约占80%),手术主要针对早期、欲保留生殖功能的病例(约占20%),对于早期病例,可首选手术,也可选择放疗,二者在疗效上没有区别。对于病灶大于4厘米或官旁受累、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深肌层浸润都不适于手术,而应该实施放疗为主的同步放化疗。根据国内外宫颈癌指南,治疗目标是完全缓解,同时强调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与放疗同步的化疗以顺铂周化疗为主,不主张过度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指南尤其反对做多次根治性治疗,因为这会导致并发症增加,放疗时卵巢功能受损。(1)宫颈癌放疗新技术宫颈癌放疗历史有余年,经历镭疗、钴-60机或普通加速器,以普通模拟机和骨性标记为主的传统定位,乃至现代的三维适行调强放疗,三维后装治疗、影像引导放疗等。常规放疗技术的缺陷表现在皮肤损伤、小肠直肠损伤及卵巢功能丧失,腔内照射耗时长、高剂量不能在三维空间很好覆盖肿瘤。近年来,新的放疗技术在我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显著减少了正常组织损伤,图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治疗保证肿瘤靶区获得精准足量照射。放化疗同步与单纯放疗相比,复发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2)宫颈癌放疗的新理念宫颈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别于其他恶性肿瘤,如多来源于鳞状上皮,中期以前以局部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远处转移少,对放疗化疗敏感性较高等。基于这样的特性,宫颈癌放疗的新理念有三个追求,即追求治愈率、追求效价比好的治疗技术,追求保留功能的长期存活率。基于这种理念,应强化技术规范,如应用调强技术和三维近距离治疗技术,明确规定和实时追踪治疗靶区和临近靶区的危及器官,严格治疗流程的质控等。(3)宫颈癌放疗面临的挑战一是重视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问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随着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增加,是宫颈癌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早期发现此类病变、给予精确放疗及联合治疗是重要的临床问题;二是巨块型宫颈癌的处理,除放化疗外还需要结合插植治疗;三是肺部转移挽救治疗,目前通过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四是功能影像的合理应用和功能开发,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X线断层显像)早期发现转移性病变和评估肿瘤放化疗敏感性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中指出了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预防性HPV疫苗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正确认识预防性HPV疫苗接种,宫颈癌定期筛查的重要性,癌前病变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及提高医护人员宫颈癌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随着HPV预防性疫苗的问世,宫颈癌的综合防控策略已经逐渐从对适龄妇女定期筛查的二级预防提前至对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的一级预防,减少HPV感染[9],以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二级预防:宫颈癌定期筛查主要措施包括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对确定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筛查。鉴于我国目前子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65岁及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内每3年一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每5年一次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则不需要继续筛查[9]。三级预防:及时合适的治疗得了宫颈癌不代表就无法治疗,早期的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同样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治疗,从而达到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所以一旦发现宫颈癌,可以根据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治疗,比如说手术、放疗、化疗及姑息疗法。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by/129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