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是指妇女非正常行经而阴道下血如崩或淋滴不尽的症状。势急而出血量多者为崩,缓而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崩漏多由血热、湿热、气虚、血瘀、外伤等所致。妇女月经病变,崩漏病(崩中、漏下),以及石瘕、胞宫癌、胎漏、异位妊娠、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疫斑热、紫癜病、血溢病等病中皆可出现崩漏。 定义与病因 崩漏的病因较为复杂,可概括为热、虚、瘀三个方面。其主要病理病机是劳伤气血,脏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冲任二脉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血非时而下。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有时超过数十日;亦有停闭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相互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以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多见。 崩漏的预防 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 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 可常灸足三里、肾俞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检查与诊断 妇科检查:出血来自宫腔。生殖器官有无器质性病变。有无妊娠因素等。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排除妊娠、生殖器肿瘤或赘生物等 2、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了解贫血程度并排除血液病 3、巢功能及激素测定:血清雌、孕激素及垂体激素测定等。有性生活史者,应做妊娠试验。 4、诊断性刮宫:可明确诊断并止血。 治疗原则 临证治疗崩漏,应根据其病情缓急和出血时间长短的不同,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出血期治疗原则:积极查找病因,以止血为主。 血止后治疗原则:调整月经周期,促子宫复旧。 我科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崩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及生育情况,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温补气血,疏肝健脾补肾,调整月经周期,预防复发,利用针、灸、耳针、微波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促进子宫及内膜复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by/151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