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主要是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感染,或经期卫生不良引起。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为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致。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中医认为余邪未尽,淤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从而引起经带诸症。 患者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带下量多,色黄白。湿热郁结者伴有感染病史、低热不退、带下黏腻臭秽;寒湿凝滞者见小腹有冷感或坠胀不适,得热则舒服,带下量多清稀,形寒怕冷;淤血内阻者见小腹疼痛,痛处固定不移,腰骶部酸痛,经行腹痛,舌紫黯,脉沉涩;邪毒伤阴者伴低热起伏,午后潮热,入夜盗汗;气血亏乏者伴带下绵绵,质稀,头晕目眩,四肢无力。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1、关元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2、子宫穴经外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 3、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4、归来足阳明胃经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5、肾愈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6、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 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yy/103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