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的药用价值及功效 http://www.eshuf.com/esyy/6245.html

月经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生殖功能趋向成熟。月经初潮通常在青春期发育晚期出现,发生年龄依据种族而有所差异,平均年龄为12~13岁,超过90%的少女在14岁前已有初潮,初潮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进一步发育,从初潮到建立规律排卵的月经周期,平均需要6个月到3年时间。

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指在青春发育过程中由于生殖内分泌轴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好发于月经来潮2~3年的年轻女性。初潮1年内无排卵性月经约占80%,第2~4年占30%~55%,5年时还有近20%的发生率。依据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主诉就诊统计,青少年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发率病在11.2%~37%,是仅次于痛经的第二大青少年妇科常见疾病。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可分为无排卵和有排卵两大类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95%由无排卵所致,主要应对PALM-COEIN分类系统中的AUB-O,初潮往往是第一次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失调、子宫内膜止血机制异常、凝血和纤维异常、前列腺素异常等。新版小儿与青少年妇产科学对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建议有:

一、临床表现

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症状是完全没有周期规律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紊乱,临床上可表现为月经闭止数月,或出血频发,10余天来潮一次。出血时间或长或短,短则1~2天,长则10余天,甚至月余不净,不易自止。出血量或多或少,少时淋漓不净或似月经量,但往往多量出血,大量出血时血流如注可伴有多量血块,出血过多甚至可导致休克,出血量多少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坏死脱落的速度有关。

病程久、失血多者可导致患者贫血、体质虚弱。其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活动力下降、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等。青春期女孩对多量出血往往惊恐不安,不知所措,即使出血不多,但不规则出血也可导致其无所适从,心绪不宁,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少部分患者由盆腔充血,还可有下腹坠胀不适,但一般表现为明确的下腹疼痛。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病史

包括患者年龄、月经史,尤其是初潮、避孕措施、是否存在引起月经失调的内分泌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史,以及近期有无服用干扰排卵的药物或抗凝药物等诱因,还应包括已进行过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了解出血模式是鉴别排卵障碍性出血与其他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主要依据。

90%青春期少女的月经周期在21~45天。如果出血在此时段之外需要引起额外重视。临床上以经量80ml/周期为月经过多的依据。评估经量通常较困难,实际工作中可依据患者在病史中提到的更换卫生巾、棉条的频率,血块的数量及大小,多血量的持续天数等信息判断。每1~2小时即需要更换卫生巾和持续超过7天的中大量出血可认为是月经过多。Brown等提出可根据使用卫生巾或卫生条的数量来粗略评估出血量,如连续3天以上每24小时使用超过3片完全浸透的卫生巾或超过6枚吸收完全的内置式棉条,可以认为出血总量在80ml以上。对于夜间睡眠时大量出血、血块、渗漏或需更换卫生巾的患者也需要提高警惕。

除了急性出血期的经量,还需要注意初潮时的经量,如果初潮即有月经过多,更需注意到血液系统疾病血管性血友病的可能。对于血量大、周期不规律的月经,需要判断患者有无排卵,可以通过提问有无经前不适如乳房胀痛、周期性情绪改变和腹部痉挛痛等。如果有疼痛,还需要了解是否痛经、治疗效果。对于既往月经规律突然停经或不规律的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询问体重下降、饮食失调、精神压力、过度运动等可能原因。

(二)体格检查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血压(尤其是肥胖或服用短期口服避孕药的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精神和营养状态;有无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有无多毛、泌乳等;腹部了解有无肝脾大或出血倾向;妇科检查有无生殖道发育异常、外生殖器损伤,出血是来源于子宫还是下生殖道,有无盆腔明显压痛。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盆腔检查通常在正常范围,子宫可稍肥大,质偏软,两侧有时可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因肾上腺功能实现、生理性高雄,有男性毛发分布情况。对于有经间期出血的少女,阴道窥诊可选用小号窥阴器,对于不能耐受但是需要行阴道窥诊或双合诊的患者,可采用麻醉下检查。对于否认性生活史的青春期女性,可以采用经直肠指检法。除非特别必要,不对无性生活少女行阴道检查。

(三)辅助检查

推荐应用全血细胞计数及盆腔超声检查,其中尤以全血细胞计数为重要。有性生活史的少女需进行尿妊娠试验或血β-hCG检测。其他如凝血功能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视情况选择。诊断性刮宫和内膜活检为有创性检查,临床较少采用,仅在其他检查无法排除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充分知情沟通后使用。

1.全血细胞计数

确定有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贫血程度对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出血时间长、继发感染时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液疾病时可有血小板异常。

2.尿妊娠试验或血β-hCG检测

排除妊娠。

3.盆腔超声

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明确有无宫腔及其他生殖道器质性病史。有时可发现单侧或双侧卵巢囊性增大。

4.凝血功能检查

如果怀疑存在凝血障碍性疾病,还需检查前凝血酶时间,部分血栓时间,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管性血友病专项检查等。在高度怀疑的病例中,相关检查至少需重复2次,异常的结果也建议重复检定。服用30~35μg炔雌醇的复方口服避孕药不影响检查结果。

5.基础体温(BBT)测定

有助于判断有无排卵,还可提示黄体功能。当BBT呈双相、月经间期出血不规则子宫出血时可鉴别出血发生在增生期、排卵期或黄体期。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多呈单相基础体温,也可表现为不典型双相或黄体功能不足。BBT测定不仅提供了诊断依据,还对观察治疗结果和是否恢复排卵提供参考依据。

6.激素水平测定

如果初诊考虑为内分泌疾病因素,还需要检查TSH、PRL、T或FT、DHEA-S、LH、FSH,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时,LH或FSH相对过多,或比例不协调,雌激素处于增生期水平,孕激素水平低,睾酮水平相对高。

7.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

对青春期患者行刮宫术需格外谨慎。当怀疑有了宫内膜器质性病变时,应在取得患者和家长充分知情同意后行诊断性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

(四)鉴别诊断

常见的需要鉴别的疾病如下表

血液系统疾病

生殖系统疾病

妊娠

内分泌系统疾病

创伤相关

药物相关

其他

VonWillebrand病

子宫平滑肌瘤

异位妊娠

高泌乳素血症

性虐待

抗精神病药物

过度锻炼

血小板减少症

子宫腺肌症

着床出血

甲状腺功能异常

处女膜撕裂

血小板抑制剂

摄食障碍

血小板功能异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

胎盘植入

肾上腺功能异常

生殖道异物

抗凝剂

压力过大

凝血障碍

子宫颈发育不良

妊娠物残留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与流产或其他手术相关损伤

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疾病

凝血因子缺乏

生殖道感染

先兆流产/自然流产/难免流产

卵巢早衰

宫内节育器

宫颈炎(尤其衣原体感染)

使用激素避孕药

些疾病需要快速甄别以免误诊造成严重后果。如妊娠相关出血可以表现为各种异常出血形式,而其中异位妊娠如果未及时诊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青少年中由淋球菌和衣原体引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PID)和子宫内膜炎通常表现为出血过多或不规则出血。PID除了异常子宫出血外还有下腹疼痛症状。对青少年异常子宫出血,应注意到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可能,尤其在初潮不久及异常出血尚未明确的患者中。尽管无排卵是主要原因,但研究发现约有超过1/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缺陷。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周期性出血过多或出血时间延长。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常可通过全血细胞计数被快速发现。在需要住院的贫血的年轻患者中,隐匿的血小板功能异常是非常常见的。虽然初潮时严重月经过多会给凝血功能异常的提示,但在轻中度异常子宫出血的青年患者中,病史特点往往不典型。成年女性的常见病因如子宫肌瘤、发育异常、肿瘤在青春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发生率较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l/111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