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介绍的是一例较为少见的肺肿瘤冷冻消融术后致死性的并发症,希望我们能引以为戒。 肺癌冷冻消融后的灾难性并发症摘要影像引导的冷冻消融术具有较低的与手术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并发症通常是自限性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气胸,咯血,胸腔积液,咳嗽,神经损伤和肿瘤种植。支气管胸膜瘘或支气管皮肤瘘的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肺癌消融后并发症。们报告了一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冷冻消融后一个月出现支气管皮肤瘘,持续性脓胸和胸壁脓肿。通过此病例报告,我们旨在使医生对此类并发症敏感。在所有诊断出的肺癌中,只有20%可以进行根治性切除。肺癌的经皮冰冻消融是一种用于治疗早期无法手术切除肺癌的微创手术。病例报告:一名76岁的男性患有IB期右肺非小细胞肺癌,于3年前被诊断并最初接受放射治疗。肿瘤一年前复发,该患者正在接受维持性免疫疗法和化疗,并接受了右肺肿瘤的选择性冷冻治疗。冷冻消融后一个月,患者出现持续3天的脓性痰,咳嗽和呼吸困难。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显示皮下气肿,脓胸和肺内脓肿累及右肺,可能有支气管瘘和支气管皮肤瘘(图1a,1b)。血液和痰培养物中培养出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时的胸外科手术决定不对瘘管进行手术矫正,而介入放射学则改为插入14FWayne胸管。患者还通过放置皮下引流进行了皮下减压。保持胸管处于抽吸状态,并开始静脉注射头孢唑啉。2天后去除皮下引流。重复进行血液培养是无菌的,患者完成了头孢唑林的14天疗程。在医院的第19天,患者发生了急性低氧血症,需要紧急插管并转移到医疗重症监护室。胸部的CT血管造影显示多灶性肺炎的发生(图1c)。胸管引流的假单胞菌增多,患者开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重复血培养均为阴性。他保持高热状态,在医院第22天再次进行胸部CT检查,再次显示持续存在的右下叶肺内脓肿,并伴有支气管皮肤瘘和多灶性肺炎。还注意到在右侧胸壁内形成了一个新的脓肿腔,需要放置另一个引流管。患者出现了需要血管加压药的败血性休克,并且由于不能断气而继续恶化。他的家人决定只让他改行抚慰措施,两天后死亡。家人拒绝尸检。讨论早期肺癌的手术切除术,无论是否结合化疗,都被认为是治愈性治疗的金标准,但只有20%的诊断出的肺癌的患者适合于根治性切除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消融术被更频繁地使用,被认为对于不能手术的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冷冻消融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到由于形成了间质浸润或可见的冰球而引起的消融边缘,并且可以在完全消融的同时避免损伤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死亡是由致死的低温导致组织缺血,蛋白质变性,微血管血栓形成和细胞渗透移位而引起的。冷冻消融相关的并发症通常是轻度的,自限性的,局部失败率低,总生存率与亚叶切除术相当。气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2%-62%的患者,其中0%-12%的患者需要胸管插入。其他并发症包括持续咳嗽,咯血,胸腔积液,皮肤损伤,神经损伤和肿瘤植入。多点消融和更大尺寸的消融体积会带来更高的并发症风险。气胸,胸腔积液和咯血是冷冻消融的常见自限性并发症,但支气管胸膜瘘和/或支气管皮肤瘘的形成是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射频消融后支气管胸膜瘘形成的估计发生率为0.6%,但冷冻消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记录。肺癌消融后瘘管形成的机制包括对胸膜和邻近肺组织的直接损伤,坏死组织的破裂以及消融区的叠加感染等。诊断是结合临床、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的。支气管瘘与高并发症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相关。管理涉及保守和外科干预,包括插入胸管,控制感染的抗生素和清除残留的胸膜腔。伴有脓胸的支气管瘘通常需要外科治疗,例如清创术,术中闭合瘘管和/或切除术。可以进行支气管镜干预,例如使用弹簧圈、纤维蛋白胶、Oxycel棉、氰基丙烯酸酯或其他栓塞剂进行支气管内阻塞。我们的案例说明了仔细监测肺癌消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图1.患者的CT扫描结果(a)表现为皮下气肿;(b)显示纵隔/气管周围气肿;和(c)第19天,显示左脓肿腔内有支气管皮肤瘘和插入的胸管,肺弥漫性弥散提示多灶性肺炎原文 VyasV,PaulM.Catastroph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