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当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婚姻观,正在接受新的挑战。当一批网络红词“单身狗”、“恐婚族”、“晚婚族”等的出现,也折射出了一些新的社会现实。据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2.4亿,数量超过于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由此可见,我国的单身群体数量非常之庞大。单身人口增多,必然会导致结婚率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新低。随之而来便会衍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突出的就是晚婚晚育——中国初婚年龄逐年推迟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趋势,从上世纪70年代男女平均结婚年龄在21岁左右,到年却达到了平均26岁。据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数据,年,江苏人平均初婚年龄为34.2岁,其中女性34.3岁,男性34.1岁。到了年,好几个城市追赶上江苏的步伐,初婚年龄平均到34岁以上。另外一组数据直观地说明了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年,30~35岁的女性中,未婚只占0.6%,而到今天,未婚占到7%;而35~40岁的女性未婚占比则从0.3%增长到4%左右,都增加了10倍以上。看到这些数据,人们在纷纷感慨现在的女性越来越独立的时候,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却出现了。某专家指出:在现在单身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的婚育年龄也越来越晚,这种社会现象有一个很大的隐藏危害,就是高龄产妇会越来越多,而高龄产妇在医学上来讲,生孩子的风险比适龄产妇要高很多。何为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由此可见,根据当前局势,很多女性就成为高龄产妇。专家说高龄产妇风险大,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风险:高龄产妇的风险1、产程时间延长高龄产妇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压力不断增大,高龄产妇产前往往表现为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高龄产妇子宫肌纤维及软产道组织弹性减退,韧带功能退化,骨产道扩张能力下降,对外界因素调节能力及耐受力低下。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导致自然分娩时总产程延长。2、剖宫产率增高在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胎位异常的情况,引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龄产妇的韧带功能退化以及骨盆功能退化,高龄产妇的软产道组织弹性变弱,产妇会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和胎位不正等情况,在分娩的时候,导致高龄产妇难产,从而引起胎儿窘迫等情况的发生。部分高龄产妇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对自然分娩有着极深的恐惧,为了减轻痛苦,避免难产等情况的发生,剖宫产成为了高龄产妇的首要选择。3、妊娠合并并发症多高龄是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高危因素,影响着母儿的健康。妇女在进入中年之后,容易发生肥胖的情况,而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高龄产妇十分害怕流产,因此会可以减少活动,活动的减少可能导致产妇肥胖,从而诱发糖尿病。另外在妊娠期间由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再加上孕期免疫功能降低,可以使原有的一些基础病加重,导致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由于代谢能力及激素分泌的变化,高龄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4、产后抑郁率增高高龄产妇雌激素降低、孕激素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升高、甲状腺激素降低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平均孕周期、夫妻关系、产时并发症、雌激素降低、甲状腺激素降低能够增加抑郁的发生,因此高龄产妇的产后抑郁率高于适龄产妇。5、产后大出血率增高高龄产妇因体质较弱造成宫缩乏力;病理妊娠增加,出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感染、贫血,引起子宫肌水肿、渗血,造成宫缩乏力;孕产次多频,肌纤维收缩能力降低,凝血因子释放减少,难以关闭开放的血窦而出血;分娩时由于外阴组织弹性差造成产道撕裂,导致大量失血;产妇内科疾病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如糖尿病引起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感染等导致高龄产妇大量失血。因此可见,如果想要生孩子,还是在34岁之前怀孕比较好,如果实在是到了高龄产妇的年纪,备孕期和孕期要特别注意,妇科检查必不可少,日常生活也要多多注意。(J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