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妇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给女性朋友写点什么。

写什么呢?就是关于女子的月经异常。

好多年前,我遇到一个女性患者。她年纪才23岁,在校学习期间,由于从小受过舞蹈训练,所以到某演绎公司兼职当舞蹈演员。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后来,发现问题了。

原来,他每次月经都特别长,比别人多出三五天不等。月经期间,她无法登台,这就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到后来,她经期持续两个多礼拜,月经量不小,整个人开始疲惫、乏力。

她接受过检查,结果显示还算可以,没有器质性病变,没怀孕,没肿瘤,也没有什么验证啊、外伤什么的。最后,她被诊断为功血,即功能性子宫出血。

到底怎么办啊?

来找我的时候,我发现她舌淡,苔略微薄黄,脉象沉细,整个人说话颤抖。这样的人,别说跳舞了,连日常生活都勉强维持。但说实话,人家是真瘦,一米七多的个字,杨柳细腰,可见舞台之上一定非常漂亮。

针对这个情况,我写了一张配伍。方见党参、黄芪各20克,阿胶、白术、茯苓、白及、生地黄各12克,桃仁6克,益母草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2次,每次毫升,日服2次。

结果,药用3剂,经血量开始减少。再用2剂,诸证息平。此后追踪,未再复发。

我嘱咐她,千万别节食。舞台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和健康相比,它还是次要的。患者点头,说她过去确实为了舞台形象而节食,每天只吃主食一碗,晚上只是少吃点水果而已。

现在,我首先把上面的医案和配伍,给您解释一下。

其实,从她的信息里不难看出,这个人属于脾虚不能统血。怎么知道脾虚?饮食不周、长期节食、脉象细弱、懒言乏力,这不都是脾虚之征吗?

脾虚的结果之一,就是脾不统血。什么是“统血”?就是说,血在脉道里流淌,脾能将其统摄住、收住,不让它们往外流。因此,当她因为长期节食、饮食不周而脾虚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出现月经期延长、久久不尽的问题。现代医学看,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以补脾益气为主了。

医案里头,党参、白术、黄芪、茯苓都是健脾益气的。阿胶和白及能止血。桃仁、生地、益母草可以化瘀清热。之所以要清热,是因为血虚日久,容易生热。之所以要化瘀,是因为淤血不除,新血不生。要想让患者有充足的气血化生出来,那从前因为血虚导致的淤血,必须清除干净。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文老师,你配伍好精妙啊!

其实,这没什么,这也是我跟别人学的。早在年的《湖北中医杂志》上,就有用此类配伍调治功能性出血的案例。我不过是照猫画虎、借花献佛而已。

其实,这个整个的医案和配伍,很简单,没啥好说的。但是这背后的思考,却是有些沉重的。

因为据我观察,现在的女孩子,为了美,为了瘦,可以说是拼了命了。有些人,对饮食控制极为严格。对此我想说,过分地控制饮食,到最后往往会伤及脾胃。曾有一人,减肥后不吃晚饭,坚持两年以后,出现脾虚久泄的现象。经过调理以后,我嘱咐其务必把晚饭适当恢复,使得饮食符合自然规律。从那以后,这个人的问题果然得到极大改善。这充分说明,为了美而亏待自己的脾胃,到最后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了,也许有人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在人家的位置上,怎么知道人家心中所想?对此我只能说,健康是无价的。我们对任何一种美好事物的追求,都不能以损伤健康为代价。

因此,有月经量大、过多、经期较长等问题的女性朋友,请务必善待自己的脾胃,不要过分节食。在个人调理的时候,你可以酌情用一点补中益气的配伍,或者参考本文所述,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好了,就说这么多。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z/111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