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宫内膜作为月经来潮的基础和胚胎着床必不可少的“土壤”,对于月经的正常来潮和怀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很多患者因为月经量少、月经停闭或者不孕前来就诊,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过薄。子宫内膜薄不但影响月经,导致月经量少、月经推后甚至月经停闭,而且会导致不孕、流产。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伤害了子宫内膜呢?   

2、正常子宫内膜有多厚?

子宫内膜的厚度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处于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各有不同。

  (1)月经期:一般指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时内膜处于脱落状态,很薄,厚度大约为1-4mm左右。

  (2)增生期:一般指月经周期的第5-14天,此时期的卵巢内有卵泡生长,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变化逐渐增厚,厚度由5mm增长至10mm。

  (3)分泌期:一般指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时子宫内膜因为充满了毛细血管和腺体而变得蓬松,厚度可达8-10mm。一般在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厚度达到10mm,是最利于受精卵着床的状态。

3、是什么原因伤害了子宫内膜?

  目前,临床上对于薄型子宫内膜尚未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来说,排卵期子宫内膜小于7mm,分泌晚期小于8mm,就属于子宫内膜过薄,不利于受孕。导致子宫内膜过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水平偏低,孕激素不足,排卵障碍和生长激素缺乏等均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薄,常见疾病有卵巢功能不足、卵巢早衰等。

  (2)多次宫腔操作如多次人流、清宫术、取环术、子宫内膜消融术、子宫肌瘤术等各种宫腔操作,如果次数过多或者操作不当,可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生长缓慢变薄。

  (3)炎症各种妇科急慢性炎症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流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的宫腔炎症等,都有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细胞损伤、死亡,从而导致子宫内膜过薄。

(4)年龄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薄在年龄大的女性中更常见,在自然周期中,年龄≤40岁的女性的子宫内膜薄发生率为5%,而在年龄40岁的女性中,其发生率高达25%。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生殖内分泌功能逐渐下降,导致子宫内膜生长缓慢变薄。

(5)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节食减肥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耗伤精血,导致胞宫空虚,失于濡养,内膜无法生长或者生长缓慢而变薄。

(6)药物因素长期过度服用避孕药抑制子宫内膜正常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变薄。

 4、子宫内膜太薄怎么办?

 (1)西医西药西医主要通过性激素替代疗法来治疗子宫内膜过薄。通过补充人体内缺乏的雌孕激素,改善血流灌注和促进内膜细胞增殖或再生。

  (2)中医中药中医认为子宫内膜过薄属虚证范畴,故中医以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为主,佐以温肾、养肝之剂,能够促进内膜生长,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有其独特效果

4.怎么可以预防子宫内膜薄?

(1)平衡内分泌应保持平稳、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治疗与内分泌有关的相关疾病。

(2)避免宫腔操作对于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一定要采取安全可靠的避孕方式,避免多次人流对于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定期做妇科检查,对于子宫肌瘤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3)预防宫腔感染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对于妇科炎症,比如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要采取及时正规的治疗,避免上行感染宫腔;一些宫腔术后要注意护理,避免宫腔再次感染。

(4)运动增强体质运动能增强体质,对子宫保健有好处。比如练习瑜伽、缓慢跑步、登山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5)健康合理饮食饮食宜营养均衡、忌辛辣厚味,戒烟酒。多吃蛋白丰富食品,如黑豆、牛肉、鸡蛋、黑木耳、豆浆、乌骨鸡、核桃等。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过薄对于女性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平时生活中,除了注意预防,避免伤害子宫内膜,还应该定时体检,如果发现子宫内膜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

崔晓萍教授简介

崔晓萍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陕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负责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政协委员,咸阳市秦都区人大代表。曾任陕医院副院长、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主任。从事中医妇产科临床医疗近40年。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2项,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8项,发表论文余篇,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9部,出版专著6部。擅长治疗卵巢早衰、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习惯性流产、痛经、月经失调、子宫异常出血、经行情志异常、妊娠郁证、产后抑郁等妇产科疾病。

出诊时间

周二

上午

8:00-12:00

陕医院

周四

下午

14:00-17:30

陕西中医院

陕医院: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副2号

陕西中医院: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5号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z/127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