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 星期日 .9.16 四十多岁 疲乏、泛黄、气血不足, 危险!!! 很容易功能性子宫出血, 崩漏 气血不足 千年传承研究记载: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血是人存在的根本, 是健康的决定性因素, 尤其决定了女性的身体健康! 气 血 不 足 气血不足,百病生 现如今许多女性朋友都多多少少会遇到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把大部分时间都都给了工作、家庭,没什么时间照顾自己身体。 可能大多数女性朋友都不会对自己的气血足还是不足挂在心上,其实气血是我们脏器活动的“供给站”,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来源。 很多时候身体出了问题,才会意识到补养气血的重要性。 气血足则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反之则会让人萎靡不振,甚至是疾病缠身。 “ 崩 漏 ” 女子气血不足容易“崩漏” 有位女士四十多岁,在工作上十分认真尽责,属于女强人类型,长期出差劳累、压力紧张,造成身体透支,一直都抽不出时间休息,后来就出现肝肾亏损、内分泌失调、功能性出血,中医叫“崩漏”,由于大出血造成脑梗死,半身活动不便,出院后中药调理才得以康复。 崩漏是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不能约制经血而致。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暴崩致脱 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气血两虚 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脾肾两虚 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肝肾两虚 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血热妄行 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中 医 治 疗 为什么四十多岁的女性容易出血不止?中医如何治疗? “崩漏之本在肾,病位在冲任,变化在血。”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不足,肾水不足的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到了四十多岁,女性更年期即将到来,容易月经不调,从而引起崩漏带下、淋漓不止的患者居多。 1、肾虚型 (一)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左归丸(《景岳全书》)去川牛膝,加早莲草、炒地榆。 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方中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滋肾阴而填精血;山药、菟丝子补肾阳而益精气,寓阳生阴长之意;龟板胶、旱莲草、炒地榆育阴凉血止血。全方共奏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之效。 若阴虚有热者,酌加生地、麦冬、地骨皮。 本型也可用育阴汤(《百灵妇科》)。 熟地、山茱萸、续断、桑寄生补肾益精;龟板、牡蛎、海螵蛸育肾阴、固冲任,涩精止血;山药补脾阴,白芍敛肝阴,阿胶养血滋阴也能止血,地榆凉血止血。全方既滋肾益阴,又固冲止血。 (二)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大补元煎。酌加补骨脂、鹿角胶、艾叶炭。 2、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 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摄血;龙骨、牡蛎、海螵蛸固摄冲任;山茱萸、白芍益肾养血,酸收止血;五倍子、棕炭涩血止血;茜草根活血止血,血止而不留瘀。全方共奏健脾益气,固冲止血之效。 若出血量多者,酌加人参、升麻;久漏不止者,酌加藕节、炒蒲黄。 若阴道大量出血,兼肢冷汗出,昏仆不知人,脉微细欲绝者,为气随血脱之危候,急宜补气固脱,方用独参汤(《景岳全书》)。 人参25g,水煎取浓汁,顿服,余药再煎顿服。 或用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救治,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以固脱。 人参、麦冬、五味子 若症见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又为亡阳之候,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 人参、附子、生姜、大枣 3、血热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邪热内炽,津液耗损,故口渴喜饮;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邪热上扰,故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 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板、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地榆清热凉血止血;藕节、棕炭涩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若肝郁化火者,兼见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醋炒香附、蒲黄炭、血余炭以调气理血止血。 4、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逐瘀止崩汤(《安徽中医验方选集》)。 当归、川芎、三七、没药、五灵脂、丹皮炭、炒丹参、炒艾叶、阿胶(蒲黄炒)、龙骨、牡蛎、乌贼骨 方中没药、五灵脂活血祛瘀止痛;三七、丹皮炭、炒丹参活血化瘀止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阿胶、炒艾叶养血止血;乌贼骨、龙骨、牡蛎固涩止血。 在吃法上面 从中医方面来说,所谓的气血是从五谷演化而来的,所以通过食疗来调养是最佳的选择、补气血吃什么好,甘性食物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一类的食物不仅能够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足够的所需要的能量,同时也是我们身体补气血的最佳能量原料。 ▌红枣 红枣是女性补血、补气的最佳食材,无论是生吃还是熬汤煮粥都是很好的选择。专家建议,在月经来临之前的一个星期开始,每天吃几颗红枣,或者是炖汤来喝,能够有效的对女性身体进行补血。 ▌猪肝 中医方面认为,不同时间吃猪肝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女性在月经之前吃猪肝是具有补血的作用;月经期间吃猪肝是能够有效的下血,令我们的身体中的经血完全排出干净。 ▌当归 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同时一种非常有效的补血药材。女人气血不足怎么调理,可以用当归来炖汤喝。当归可以和猪脚一起炖汤喝,同时也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草药,不仅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胶原蛋白,令肌肤更加的饱满有弹性。 ▌阿胶 阿胶是一种最能够补血的食材了,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和乌鸡一起炖汤喝。 膏方补虚扶正,调理女性气血不足 中医讲究“虚则补之”,气血不足、各种慢性疾病以及亚健康患者都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即体质偏虚。对于各种类型的“虚”,现代膏方不同于以往一味进补的作用,而是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调补,即“补虚同时兼顾治疗”。 女性的许多问题看起来在表面,其实关键在内在,因为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容易出现气、血、阴、阳的偏盛或偏衰,阴阳气血失衡就会引起容颜、肌肤、毛发甚至生殖机能的逐步衰退。膏方通过内在滋养,可活血通络,滋阴润肤,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治病和养颜兼顾,从而帮助女性朋友实现从内而外的美丽。 中医主任医师 刘化芊 辨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太原店(亲贤北街店) 每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出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