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莫昔芬会导致子宫内膜癌,为什么还要用?

他莫昔芬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自上个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成为乳腺癌ER阳性病人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

疗效

01乳腺癌术后应用他莫昔芬,对于ER阳性病人有50%~70%的有效率。

02他莫昔芬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对侧乳房发生乳腺癌的几率。

03降低乳腺癌病人术后的死亡率。

毒副作用

他莫昔芬整体毒副作用较轻,病人一般能够耐受,偶尔可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白细胞下降、面部潮红、肝功能损害等反应,处理后多能缓解。

但长期服用(尤其5年以上)可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因此服用他莫昔芬时应定期进行盆腔B超的检查,尽早发现妇科疾病以得到及时治疗。

美国乳腺与肠道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NSABP)一项早期研究表明,服用他莫昔芬(20mg/d)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1.6/,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0.2/。

但在这个研究中,他莫昔芬组乳腺癌5年无病生存率为38%,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这表明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一好处远远大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持续使用他莫昔芬10年可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术后他莫昔芬的辅助治疗,不应擅自停药、换药,任何医疗手段调整都应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怎样判断你是否有子宫内膜增厚?

绝经前女性子宫内膜是呈周期性变化的。

一般在月经期的前5天,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保留基底层。

月经周期的第6~14天,子宫内膜的厚度会增生到3~5mm。

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内膜会继续增厚,可以达到10mm,一般这时候内膜会脱落,月经来潮,开始一个新的月经周期。

整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最厚也不会超过15mm。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服用药物期间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子宫内膜无法定期脱落,则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厚。

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会失去卵巢激素的作用,而呈现出萎缩的状态。对于绝经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4~5mm就可认为子宫内膜增厚。

其次,判断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厚是否会有癌变倾向,还要结合患者是否有症状:

有症状的子宫内膜厚度临界值一般为5mm。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常见的还有下腹痛、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等症状。

无症状的子宫内膜厚度临界值一般是10mm左右。

服用他莫昔芬后如果出现子宫内膜增厚该怎么办呢?

子宫内膜增厚仅仅是一种形容词,它的背后原因有可能是息肉、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把子宫内膜撑厚,或仅仅是月经前的正常生理性增厚。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月到半年的阴道彩超来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如果子宫内膜增厚,但未见明显异常团块状回声,也没有发现厚度不均匀的增厚,其实没有必要太紧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发现了一些宫内异常的回声团,或者有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需要进一步进行子宫内膜病理学诊断,必要时可采用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活检等手段,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再选择手术切除还是药物治疗。中药在治疗和纠正子宫内膜增厚的情况时,有一定的疗效。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主要分为两种: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前者为良性的单纯增生,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小;而后者为癌前病变,是很有可能转化为子宫内膜癌的。

对于绝经前的女性,子宫内膜会定期脱落,一般不大会异常增厚。如果服用他莫昔芬后患者月经周期失调,子宫内膜将无法定期脱落,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多为良性。

服用他莫昔芬出现子宫内膜增厚诱发子宫内膜癌,主要见于绝经后患者。可考虑以下治疗方案:

可考虑雷洛昔芬、托瑞米芬。托瑞米芬为一种新型抗雌激素类药物,具有相当于他莫昔芬的临床疗效。托瑞米芬对子宫内膜增生影响较他莫昔芬小。

考虑改用是芳香化酶抑制剂,常用的是三个药: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这三个药物主要用在绝经后的患者。如果是绝经前患者使用,一般需要配合应用卵巢功能抑制针,如戈舍瑞林(诺雷得)、亮丙瑞林(抑那通)、曲普瑞林(达菲林)。      

对于单纯性增生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使用孕激素类药物、促排卵药物或放置宫腔节育器等措施防止过度增生,保护子宫内膜。

对于恶性病变可能的子宫内膜增厚,如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可以考虑子宫切除。

服用他莫昔芬治疗期间,积极配合中医药治疗,医院致力于癌症的中医药治疗数十年,中医药治疗不仅有利于缓解各种副作用的出现,还可以全面调整机体的内环境,对乳腺癌的复发转移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权侵删

关于肿瘤防治、饮食康复如果您有疑问需要咨询可以加入专家团线上交流答疑群“健诺思照护大都会”每周二专家群内答疑加入具体方式看下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yy/133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