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6/9283952.html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俗称富贵病)是本病好发人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肿瘤20%-30%,占女性全身性肿瘤7%,好发年龄50岁以上,据相关文献报道子宫内膜癌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一、分型: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 激素依赖性: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约占子宫内膜80%,多发生在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妇女,年龄小于60岁,伴有子宫内膜增生,分期早,进展慢,预后好。 非激素依赖性:占10%-20%,发生在绝经后,年龄大于60岁,为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伴有萎缩性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分化差,侵袭性强,预后差。 二、症状 1、出血: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未绝经患者可表现为各种出血性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甚至大出血;绝经后患者可表现为少量的阴道出血,量一般较少。 2、阴道排液:早期表现为少量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晚期可发生局部感染、坏死,可排出恶臭的脓血样液体。 3、下腹部疼痛:若肿瘤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部胀痛及痉挛样疼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下腹痛伴发热。 4、腹部包块:早期无明显体征变化;晚期可有子宫增大。 5、其他:晚期患者有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三、引起子宫内膜的高危风险 1、年龄大于等于45岁; 2、糖尿病、肥胖(当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5%其危险因素增加3倍)、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症); 3、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4、多囊卵巢综合征; 5、功能性卵巢肿瘤(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6、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 7、初潮早(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晚(绝经年龄大于55岁); 8、不孕、不育、少产; 9、肿瘤家族史(乳癌及肠道肿瘤,尤其是林奇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与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约占6%)。 四、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1、高危人群可每年筛查一次。方法:在非月经期及阴道出血量少时使用子宫内膜刷进行子宫内膜取样。 2、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的摄入,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3、提高对阴道异常出血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要注意。 4、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雌激素制剂,切勿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物及保健品。 5、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改善体内激素及其激素受体的功能状态,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会随之降低。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系妇幼保健院体检科主治医师胡维,从事妇科专业10余年(参考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子宫内膜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原创作者:刘从容,孙耘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yy/151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