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女性月经周期一般在21~35天内,青春期女性由于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月经周期时常发生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月经周期会变得有规律。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或出血量出现异常,同时可伴有经期的腹痛及全身症状。月经不调可不是小事情,一定需要重视。月经不调有哪些症状? 月经周期小于21天,常见于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前者是月经紊乱的症状,出血量较大时,很难自行止血,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止血。 月经周期大于35天比较多见,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过度节食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其他病因如黄体功能不足、炎症、肿瘤也可以导致周期过长。 月经出血量过少通常是性激素分泌不足或是因手术创伤、炎症、粘连导致子宫内膜对正常量的性激素不反应时出现。 出血量过多伴有经期过长的情况更常见,常见病因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内膜不典型增生等,也有部分女性的经血过多是由全身性病因造成,比如凝血功能障碍,但这种情况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皮肤黏膜出血。 长期出血量过多会带来贫血甚至是休克,因此当出血量大于80毫升时要引起重视。 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西医上认为月经不调由以下9个方面造成异常子宫出血: (1)子宫内膜息肉; (2)子宫腺肌病; (3)子宫肌瘤; (4)子宫内膜癌变或不典型增生; (5)凝血功能障碍; (6)排卵功能障碍; (7)子宫内膜局部异常; (8)医源性创伤; (9)其他。 月经不调都有哪些危害?1.不孕 月经不调若是因卵泡发育异常等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全引起,则会导致不孕。长期异常的激素环境可影响卵子质量、子宫内膜容受性,甚至影响胚胎早期发育,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 2.失血性贫血 长期月经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可致失血性贫血,临床上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气急等症状。严重贫血者需输血,流血时间长者还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子宫内膜病变 卵巢长期无排卵导致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仅受单一雌激素作用,可呈现不同程度增生性表现,甚至可转化为子宫内膜癌变。 4.延误病情,导致病情恶化 很多女性月经不调是由某些妇科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异位妊娠,或子宫卵巢病变,如果不及时诊疗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月经不调的危害之一。 5.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经研究发现,长期月经周期不规则的35岁以上女性,心脏病患病风险较普通健康人群增加。一种原因是不规律的月经周期常发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异常和/或肥胖的人群中,这种激素紊乱会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患病风险。所以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好按时体检,监测胆固醇、血糖、血压水平以及心脏健康情况。 注: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长按指纹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