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俪。 一提到更年期,你想到什么? 这样? 这样? 还是这样? 在某论坛里看到了三句话: “我家猫看见我妈都是绕墙根走的。” “更年期的妈妈毁掉了我对婚姻的所有美好想象。” “我妈一到更年期,我默默地住校了。” 我有点被网友举世无双的刻薄气到。 随着年龄增长,加上工作原因对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刻,我越来越知道,更年期不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它比我们以为的更痛苦!想起当年青春期撞上我妈更年期,有次拌嘴我把我妈气哭了。现在回忆,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更年期女性不应该承受那么多不解、嘲讽与诋毁。她们需要的是理解、关怀与治愈。今天,就让我们医院医院妇科主任黄明霞医生更清醒客观地认识更年期。 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在医学上又叫做“围绝经期”,指妇女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开始 40岁以上的女性,10个月内有两次以上邻近月经周期与原有周期比较时间相差7天以上。 结束 最后一次月经后的1年。 持续时间 可短至2~3年,或长达8~12年。我国平均绝经年龄为51岁,范围40-60岁。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更年期大有提前趋势。 更年期的身体变化 月经不调: 通常,月经不调是围绝经期出现最早的症状,分为3种类型: 1.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然后慢慢停止。 2.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然后逐渐减少而停止。 3.月经突然停止,以后不再来潮。 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忽冷忽热,胸闷气短等。这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30~50次,夜间容易发作。此症状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其他并发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头晕目眩,口干,喉咙烧灼感,思想不集中,易怒易躁,失眠健忘。 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消退: 老年性阴道炎,压力性尿失禁及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外阴及阴道萎缩,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 心血管症状: 部分妇女有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少数人出现轻度高血压,特点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高,阵发性发作。 骨质疏松: 骨质丢失,骨强度减弱,骨折易感性增加,伴有腰腿痛、背痛、关节痛,骨折、骨骼压缩、身材变小。 肥胖: 体重指数增加及体脂分布改变,腹部、臀部脂肪堆积。 肿瘤易发: 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肿瘤的发生,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更年期的心理变化 心理疲劳: 晨起四肢沉重,整日精神萎糜,工作效率差,感情易激动,困乏又睡不着。 焦虑、悲观心理: 无缘故紧张、惊恐、不安;轻微不适便疑患重病,忧郁悲观。 个性行为改变: 敏感多疑、无端心烦意乱。 性心理障碍: 阴毛腋毛脱落,性欲减退,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痛,导致厌恶性生活。 哪些方式可以缓解症状? 1.健康生活,坚持锻炼,饮食均衡,摄入足量蛋白质和含钙食物,忌烟酒。 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学习,多用脑,发展个人爱好,充实生活。 3.有意识地克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家人朋友多给病人鼓励,解除疑虑,建立信心。 5.性保健,扫除性心理障碍,避免过早终止性生活。 6.自我监测识别早期病症,如骨质疏松、肿瘤等,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 7.防治骨质疏松:除多晒太阳,饮食合理外,还可补充维生素D及适量钙剂。 绝经后妇女建议每日钙摄入量为mg~mg,65岁以后应为每日mg。 维生素D适用于更年期妇女缺少户外活动者,每天口服~U,有利于钙吸收。 临床上怎么治疗? 如果症状严重,建议看医生。目前激素替代治疗,即补充雌孕激素,是缓解激素水平低下症状的最佳治疗方法,可帮助妇女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并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骨质疏松,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等。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地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规范地用药并定期监测。 个体化治疗: 详细了解病史及治疗中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当药物,调整个体剂量。 建立随诊档案: 妇科超声、乳腺检查(自查、超声、红外线扫描、X线等)、症状、肝肾功、血脂、骨密度、体内雌激素活性等监测。局部或全身雌激素使用,症状可以消失或减轻。 用药时间: ①短期用药(持续5年以内),主要目的是缓解围绝经期症状,通常1个月内起效,4个月达到稳定缓解。 ②长期用药(至少持续3~5年以上),主要用于防治骨质疏松。 下列情况不适合激素替代治疗: 有恶性肿瘤史;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等;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胆石症;脑血管意外;严重乳腺增生症。 副作用及危险性: 子宫出血、性激素副作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一定要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如果你家也有更年期女性,请给她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