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妇产科成功为一位73岁老人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帮助老人摆脱子宫、阴道脱垂以及阴道炎的尴尬痛苦。

患者杨**,女,73岁。53岁绝经,20天前发现阴道肿物脱出,同时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脓性、伴阵阵异味,可用手自行送回肿物。年5月7日,老人医院进行了检查,检查示:宫颈重度糜烂、宫颈充血严重,TCT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轻度炎症,医院建议老人做活检、行子宫全切术,老人当即未采纳。

5月17日,医院找到妇产科刘冠华主任,医院的检查情况,刘主任行妇科检查示:老人宫颈重度柱形上皮外移,宫颈未萎缩,触及出血,绝经子宫、子宫前位、无压痛。屏气用力时可见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阴道脱垂。确诊为:子宫脱垂Ⅱ度(轻)、阴道脱垂Ⅰ度膨出、细菌性阴道炎。

明确检查结果,接下来就是如何治疗了。经过沟通,刘主任发现:上次一检查后,老人也清楚应该手术治疗,但想着自己年纪大了,考虑手术治疗会不会伤元气?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解到老人的想法,刘主任建议老人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并耐心的和老人讲解了腹腔镜与传统手术的区别,经过讲解老人及家属一致同意行腹腔镜手术。21日,妇产科刘冠华主任主刀为老人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无出血,手术非常顺利,老人安返病房。左右滑动浏览术中图

日常门诊接诊中经常遇到,女性朋友说自己的阴道脱出一块肉来,很害怕!以为自己得了了不得的病?其实这就是子宫脱垂!所谓子宫脱垂就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还会引起各种不舒服、感染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病因

1.分娩损伤

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

分娩,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或经阴道手术助产,易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和盆底肌肉的损伤,若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

2.腹压增加

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先天发育异常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4.营养不良

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5.衰老

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是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伴有膀胱膨出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

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

1.Ⅰ度

指宫颈外口水平低于坐骨棘水平,未达到处女膜缘,宫颈及宫体仍位于阴道内。该程度子宫脱垂无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恢复。

2.Ⅱ度

指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但因包括范围过大,轻者仅宫颈脱出阴道口外,重者可因宫颈延长,以致延长的宫颈及阴道壁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Ⅱ度子宫脱垂又分轻、重两型:

①Ⅱ度轻型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

②Ⅱ度重型宫颈与部分宫体以及阴道前壁大部或全部均脱出阴道口外。

3.Ⅲ度

指整个子宫体与宫颈以脱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预防

要知道:运动员、劳动量比较大的女性,盆底肌肉的弹性比较好,发生脱垂的情况比较少,而那些身材纤细、久坐办公室,缺乏锻炼的女性,盆底功能相较差,生育后更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想预防子宫脱垂,盆底功能训练是关键!

刘冠华主任提醒:女性朋友要坚持适当的全身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提重物、用力咳嗽、长期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鉴于现代女性久坐、便秘等生活习惯影响,子宫脱垂发病率日趋年轻化,女性朋友们应定期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及时了解盆底功能状态,如盆底功能恢复不好,可借助仪器,刺激盆底的神经和肌肉的收缩,进行康复训练。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结合凯格尔运动针对性的进行盆底训练。

盆底康复优惠套餐

咨询

凯格尔运动方法

走进妇产科病区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l/138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