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老人肝肿瘤破裂,肚子胀似气球

济医附院介入治疗科专家紧急手术挽回患者一命

B04

健康

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本报济宁11月10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张勇 董雅宁) 近日,济医附院介入治疗科主任乔元岗带领团队为一名90岁高龄的肝肿瘤破裂出血患者完成介入栓塞,手术仅用35分钟,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彰显了该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

  “乔主任,一位患者疑似消化道出血,请您速来会诊!”10月6日晚上,正在病房值班的乔元岗接到该院急诊监护室(EICU)的紧急电话,一位90岁高龄的急诊患者突然昏迷,血压骤降、腹部肿胀,情况十分危急!

  4个小时前,患者李大爷在家中上厕所时突发四肢抽搐,面对家人的呼喊已无法回应,家人掐了两分钟人中后症状缓解,但随之而来的是言语不清、语无伦次,便赶紧来到济医附院急诊寻求帮助。据了解,老人家平常身体并不好,有30余年的高血压病,同时也有腔隙性脑梗死、冠心病病史。到医院后更是昏了过去,经过检查发现患者血压骤降至87/26mmHg,结合其他化验数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因为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休克。

  为此,医院迅速组织了MDT多学科会诊,进一步诊断患者为肝肿瘤导致的肝破裂出血,而这一点也让在场所有专家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对于患者而言,尽快给予手术进行精准止血处理是第一要务,可患者年龄大且仍不时抽搐,身体条件差,加上各种慢性疾病,如果不进行手术,出血必将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如果进行手术,就必须用最小的创伤实现救命与治疗双重效果。如何在老人如此衰弱的身躯上点燃生的希望?其凶险程度不言而喻!

  面对家属渴望求助的眼神,是信任也是压力。乔元岗经过仔细研判发现,患者具备进行介入手术的指征,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家属强烈的救治意愿也让乔元岗决定背水一战。“尽管患者病情很凶险,但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和肝肿瘤破裂急诊救治的标准流程,所以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此次手术。”乔元岗说。

  在经过仔细评估并制定了手术方案后,晚上10时,李大爷被推入手术室,此时他因为不断出血腹部已经涨得如气球一般。“和一般情况不同,该患者不仅失去意识,介入手术中无法配合操作,而且还有抽搐症状,对我们的操作是种考验。”身穿沉重的铅衣,乔元岗沉稳地对患者右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超选肝动脉,根据造影结果,发现肝肿瘤位于肝左叶并有破裂表现。术中诊断符合肝占位破裂出血。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乔元岗迅速找到了出血部位,经过导管推注栓塞剂注入出血供应肿瘤的血管,李大爷肝部出血成功止住,手术全程仅用时35分钟。目前,李大爷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行后续治疗。

  “本次介入手术简单讲就是用栓塞剂堵塞出血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在控制出血的同时又能阻断肿瘤的营养通道,‘饿死’肿瘤细胞,让肿瘤坏死、缩小。”乔元岗表示,该手段避免了开腹手术,减少了创伤;早期的肝肿瘤没有任何症状,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一旦有了症状往往到了中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特别是晚期肝肿瘤合并破裂出血的患者,采取微创的介入栓塞是首选治疗方式,其目的就是能够有效止血;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介入治疗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见效快。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也愈加成熟。乔元岗介绍,在影像设备引导下,济医附院介入治疗科不仅通过栓塞技术救治成功多名肝肿瘤破裂出血患者,同时,在肿瘤热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肝肿瘤应根据不同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融合个体化治疗与系统化流程,在使得癌症患者治疗效果获得整体提升的同时,也保障了其生活质量。”乔元岗坦言。

  乔元岗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

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阮明军 多位一体寻找脑病治疗“金钥匙”

  本报济宁11月10日讯(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王碧辉) 熟悉医院脑病一科主任阮明军的人都知道,阮明军不仅医术好,还为人和善,只要患者找到他,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了解病情、给予帮助,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之心对待每位患者。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来,阮明军身体力行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扬,并通过不断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经典著作及众位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在脑病治疗中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同时坚持研究创新,帮助众多临床危重、疑难、复杂脑病患者重获健康。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我认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采取‘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因人而异灵活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具有贴合病情且对患者影响较小之优势。”阮明军表示。行医多年,他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学说,把口服中药汤剂、外治法、针灸、按摩、功能锻炼充分结合起来,“多位一体”的脑病治疗方式不仅缩短疾病治疗时程,也让患者在治疗中更加舒适。

  今年68岁的张先生一年前突发头晕、反应迟钝,医院诊疗,半年后他出现双侧上肢震颤,并且不断加重,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后,患者和家人一度很绝望,以为治不好了。来到医院脑病一科就诊后,阮明军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体征、症状,结合颅脑磁共振检查,以及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排除帕金森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考虑为脑血管病后继发出现的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诊断为颤证,属于气血亏虚、气虚血滞型。当患者和家人听说不是帕金森病时,全家人如释重负,对阮明军感激涕零。通过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同时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又配合针刺、耳针等中医综合治疗,仅仅三天后,患者长达半年的肢体震颤便有所减轻,走路也灵便了,一周后肢体震颤症状基本消失并顺利出院。

  阮明军表示,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中医颤证范畴,但不是所有肢体震颤都是帕金森病,而是属于脑血管后继发出现的帕金森综合征,可从原发病上进行治疗,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仔细分析,注意鉴别诊断,只有诊断精准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前不久,他还接诊了一位特殊的偏头痛患者。患者王女士此前多次看东西时眼睛一侧有暗斑,看不全物体,多次眼科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让其非常困惑。近日王女士再次出现眼前一侧视野有暗斑,且伴随头痛,重时还恶心、呕吐,持续一天未缓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患者来到医院脑病一科就诊,医术高超的阮明军短短几分钟就发现了导致王女士视野缺失的病根——偏头痛。该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之一,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缺失。对于该患者,阮明军通过四诊合参,辨证为肝火证,给予羚角钩藤汤加减,以奏清热平肝熄风之效。配合头部针刺、按摩,头疼症状在2天后消失,随访一月患者未再出现视野缺损及头痛。

  “我们脑病一科收治疑难杂症患者较多,像王女士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在遵循中西结合治疗理念的同时,还要不断扎实自身理论基础,善于总结在治疗中遇到的每个病例,这样才能在疑难病诊治时分析全面,鉴别诊断,不至于误诊、漏诊。”凭着对医学的热爱,对事业的初心,一直以来,阮明军都十分注重学习研究,专注脑病防治,精于面瘫、脑梗塞、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病及帕金森氏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头晕等疾病的诊治。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多年的工作实践让阮明军认识到,中医博大精深,每一次取得新的突破,都会给广大患者多一分与病魔抗争的希望。为医院领导支持下,科室针对患者治疗需求开展了三氧自血回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脑血管造影、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治疗等多个新项目,提高了脑病患者治疗效果。而阮明军也怀揣着对中医事业满腔的热忱,在救死扶伤这条道路上全心付出,不断勇毅前行。

  阮明军为患者看诊。

金乡农商银行 存量增量“两手抓”

电商贷 助发展

  本报济宁11月10日讯(通讯员 李硕 刘群波) 金乡农商银行坚持存量客户和增量客户“两手抓”策略,创新分层分类营销模式,推进存贷款等业务有序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4亿元,较年初增加16.38亿元,增幅13.33%;各项贷款余额.75亿元,较年初增加12.79亿元,增幅13.61%,其中零售贷款余额76.47亿元,增幅26.31%,居全省首位。

  针对农村客户,该行客户经理利用驻点办公时机,对村民普及金融知识,解答农户疑问,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针对个体工商户,加大上门走访力度,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客户基本信息,有针对地进行营销。针对企业客户,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挖掘客户业务需求,对会员企业实行差异化营销,优先办理各项业务并享受利率优惠政策。

  本报济宁11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媛媛 王晴) 随着“双11”“双12”临近,很多商户都在为筹措备货资金急得团团转。金乡农商银行了解这一情况,特推出“电商贷”贷款产品,该贷款产品放贷款速度快、利息低,解决很多商户的筹款难题。

  据悉,“电商贷”是金乡农商银行为促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电商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的又一款电商贷款系列信贷产品。该行以“电商清单”走访对接为依托,为电商企业定制信贷方案,开通电商服务绿色通道,将“普惠金融”真正落到实处,助力了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锡巍 组版:李腾 校对:丁安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z/15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