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垒、鬼眼、阴白。

为足太阴脾经井穴。

隐,隐蔽也;白,白色,属金,为土能生金,金气隐伏之意。,又穴居隐蔽之处,其处隐白,故而得名。

白为金色,为土所生。此穴在足大趾内侧,距爪甲角约1分的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阴脾土之井穴,为脾足太阴脉所出,脾为土脏,言土气在此已经发生,金隐土中,金气亦已开始隐伏。本经承历兑之金,由足阳明之阳,传交足太阴之阴,取之有生金荣肺之用。金色白,坚刚为阳,穴居阴经之下,犹潜龙之隐,太阴根于隐白,而主治气喘,且其穴居隐处而肉色白,故名隐白。

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足大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各做一垂线之交点处。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

足大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即是。

本穴能健脾宁神,调经统血。善治腹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暴泻、癫狂,多梦,惊风。现多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等。

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隐白次,用于治疗癫狂、梦魇。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昏厥、呕吐、流涎、下肢寒痹等疾病。

①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②配足三里,治疗大便下血。

③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天枢,治疗腹胀。

④配脾俞、肝俞、上脘,治疗吐血。

⑤配厉兑,治疗梦魇不宁。

⑥配脾俞、上脘,治吐血。

⑦配中脘,多用于脾胃虚弱之证,或脑瘫而见肢体萎废者。

⑧配三阴交、关元,为治疗子宫出血之良方,血热加血海,气虚加足三里、脾俞,阴虚加内关、太溪。

⑨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天枢,治疗腹胀脘痛。

⑩本穴以其滋阴生津之功,《圣济总录》为消渴必用之穴,且有临证之配伍法。验诸临床,上消隐白伍肺之背俞肺俞、荥穴鱼际、郄穴孔最,以清肺热而养肺阴;中消伍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胃、助气血生化之源;下消伍太溪、关元、肾俞,以益肾阴、司气化,则消渴可愈。方名“隐白三消方”。

该穴为足太阴脾经的第一个穴位。从经脉的关系上看,十二经脉的第一条肺经与第二条大肠经为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五行上属金。而足太阴脾经与与其交接的第三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在五行上则同属于土。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金气已在此隐伏,土气开始生发壮大。

从经穴的关系上看,足太阴脾经承接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是厉兑,厉兑在五输穴中的五行属性为金,金在色为白,厉兑过后,到了隐白,则金气隐去,或只有微小的金气,木气生发壮大(十二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经从木开始,阳经从金开始,都是相生的关系)。另外,该穴位于足大趾内侧爪甲根旁白肉处,此处常被圆口布鞋的鞋面所遮盖,故亦可以此理解隐白。

凡病势之缭乱促暴者,俱宜调动本身清肃之气(即金气)以镇定之。如喘满腹胀,不得安卧,呕吐泄泻及衄血、尸厥、月事不止等症,本穴均能治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yy/162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