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健康河北官微,否则即视为侵权 今天是7月12日 入伏的第一天 这标志着就要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了 天气闷热潮湿 如果您还在 “空调西瓜WIFI,啤酒烧烤小龙虾” 的生活中乐此不疲 ↓↓↓ 那可要提醒您 醒醒吧!如果错过了春天养生 您可千万别再错过三伏天养生了哦 三伏天养好生,健康一整年 现在,这个养生的机会来了 “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今天就要开贴啦 哮喘、过敏、体虚的人,或者去年贴过的人 都可以去贴啦 三伏贴 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药物易深达脏腑,能够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使一些顽疾宿疾得以康复。 入伏首日,大家争相去贴三伏贴 今天是年头伏的第一天,标志着冬病夏治贴敷活动的开始,医院应诊场面火爆,各个开展冬病夏治贴敷的科室人头涌动,许多市民一大早便赶来贴敷。 排队等候的市民▲ 医生细心的调配药量▲ 准备为市民贴敷▲ 开始贴敷▲ 那么,什么时间贴三伏贴最好? 你到底适不适合贴? 你贴了为啥没效果? 小编来给你一一解答 ↓↓↓ 三伏贴什么时间贴? 三伏天一般是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每伏第一天开始贴敷,三次均贴敷效果最佳。 头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加强:8月21日—8月30日 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9点到12点阳气最为旺盛之时进行贴敷;阴雨天气不适宜贴敷,因为中医认为这种天气不仅阳气较弱,且“虚邪贼风”容易侵入人体反而致病,所以最好避免。 贴敷时间一般为每次4-6小时,小儿、体虚及老年人可适当缩短时间,以皮肤反应为度。 一般则以局部皮肤有烧灼感为宜,如贴后烧灼感明显而不能耐受时可提前去药。若贴后局部温热微痒,皮色不红或微红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以不烧伤皮肤为宜。 三伏贴能治哪些病? 三伏贴主要是引导自然界的阳气以鼓动、助长人体阳气。 因此,主要针对的是阳气“少”的人,即体质偏虚、气虚卫外不固的体虚易感之人,或患有虚寒类、冬季好发的慢性病之人。 脾胃病:慢性胃肠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各型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 耳鼻喉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咽炎、慢性咽炎、喉炎、咳嗽、喉源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中耳炎、虚劳性耳鸣耳聋等。 肾病: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健忘等。 骨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退行性骨关节炎,肩周炎,关节风湿痛等。 儿科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支气管哮喘和易感症的小儿可选择加强贴。 男科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男性更年期、慢性膀胱炎等疾病。 妇科疾病:痛经、产后身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这些人别贴三伏贴 虽说这个三伏贴好,但是却也不是人人可用的,以下几类人群是不适合贴敷的。 (一)禁用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咯黄脓痰、咯血者。 5、孕妇。 (二)慎用人群 1、2岁以下婴幼儿。 2、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3、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不这样做贴了等于白贴 1、贴药时保证背部皮肤干燥,贴敷后不可剧烈运动,以免汗液使膏药脱落。 2、贴药当日禁饮酒,禁食生冷、辛辣、海鲜、牛羊肉、韭菜、香菜等,饮食宜清淡,以免发生化脓。 3、贴敷后尽量不要洗澡,如确需洗澡,不要用沐浴液等化学制剂,更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如皮肤起泡,最好等泡消失后再洗,避免着凉,因为遇冷毛孔会收缩而影响药物吸收。 4、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灼热、刺痛等应立刻取下,出现水泡切勿搔抓,用清水冲洗局部,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以防止对皮肤近一步刺激,小水疱不要戳破,每天用绿药膏涂擦数天可痊愈,若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烫伤膏,医院接受治疗。 5、贴敷后不要游泳,以免感受寒邪而致病复发。 赞赏 长按鍖椾含甯備腑绉戝尰闄㈠ソ涓嶅ソ鍖椾含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藉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