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怀孕期间的女性既幸福又辛苦,幸福的是自己孕育新生命,辛苦的是在孕期需要遵循各种禁忌,很多事情不能像孕期那样随心所欲地做了。 想必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总会听到“小心动了胎气”这样的台词,虽然说“动胎气”很熟悉,但究竟是怎么意思呢? 其实,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动胎气”这个词,这个词是来自中医的说法。 而“动胎气”具体就是指母体因为自身的原因或者外界的影响因素,破坏了胎儿的内部生存环境,从而造成的腹痛、见红等症状,统称为“动胎气”。 “动胎气”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突然腹痛 怀孕以后,尤其是在孕早期,肚子会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不舒服,其实这很可能是受精卵在着床,进而导致腹痛的感觉。 但如果孕妈到有明显的腹痛感觉,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重视,医院,这很可能是因为外在的一些刺激而“动了胎气”。 尤其是在孕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这个时候胎儿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可能因为受到刺激而导致流产的情况发生。 2)见红 怀孕期间,如果孕妈出现“见红”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大意。 女性在怀孕初期的时候,是会出现少量见红的情况,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在孕中期出现了见红出血的情况,而且还伴有腹痛,医院。 这种情况说明胎儿已经出现问题,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是流产的先兆。 3)胎动异常 胎动一般在孕期4个月的时候开始显现,并且随着孕周的增长越来越强,一直到孕晚期后,由于胎儿体积较大,进而减少了胎动的频率。 虽然胎动在整个孕期是变化的,但在某一个阶段是稳定的,如果胎动出现明显增加或者减少,那么就说明胎儿出现了异常的情况。 可能已经是动了胎气,胎儿在宫内很难受,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孕期,哪些行为会容易导致孕妇“动胎气”? 1)过度劳累 孕期不比平时,那些有难度的家务活完全不适合孕妇,只会让孕妇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消耗掉孕妇大量的氧气和体力,也会刺激到子宫的收缩,让胎儿处于危险的环境中,过度劳累是引起孕妇“动胎气”的直接原因。 2)夫妻同房行为不当 孕期夫妻可以进行同房,但一定要注意时间段和频率。一般在孕初期和孕晚期是不建议同房,很容易引起宫缩。 在同房时也要注意不要压迫到肚子,这些都会“动了胎气”,对胎儿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3)孕妇情绪波动大 情绪波动大是最容易引起“动胎气”的原因,像生气、激动、紧张等情绪,这些都会引起子宫的收缩,尤其是在孕早期的时候更是危险。 引起孕妇情绪波动的除了孕激素以外,周围环境和人的态度也是会影响到,所以家人一定要理解好孕期孕妇的情绪,尽量让她有一个积极的心情。 4)大力的跌倒和磕碰 孕期的磕碰和跌倒也是容易“动胎气”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孕肚的撞击。 可能轻微的碰撞并没有什么大碍,因为有羊水的保护,但如果孕妇受到的力量很大,那么就很容易动胎气,引起早产或者流产。 事实上,“动胎气”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健康问题,甚至严重的还会引起胎儿发生流产。 孕妇“动了胎气”怎么办? 在孕期,如果孕妇因为受到外在的刺激而“动了胎气”,医院求助医生。 在过去,老人们常说“动了胎气”之后要“安胎”,但“安胎”也要对症下药,不可盲目地乱“安”。更不能用土方子。 “安胎”要求孕妇卧床休息,放松心态也是最好的保胎办法,避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写在最后: “怀孕无小事”,孕期孕妈要尽量避免对胎儿有影响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的养胎,保证胎儿的安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bibw.com/kjsczz/151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