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本文节选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11月第5卷第3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年1月至年12月收治的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观察组(50例,发生产后出血)和对照组(50例,未发生产后出血)。分析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生育次数、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巨大儿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产期产后出血风险高,主要与既往生育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子宫收缩情况、胎盘情况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应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C.,14.,.,10.,.,11.z"fill="rgb(,,)"> 瘢痕子宫主要是指前次子宫手术后子宫形成瘢痕组织,这类女性再次妊娠时的分娩风险较高,在产后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高,对母婴结局较为不利。临床上主张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积极预防,而明确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其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年1月至年12月收治的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观察组(50例,发生产后出血)和对照组(50例,未发生产后出血)。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8.67±4.37)岁。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8.15±4.58)岁。两组产妇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前次分娩采取剖宫产手术,遗留瘢痕组织,形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②年龄18-40岁;③本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并顺利完成分娩;④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流产;③临床资料存在缺失情况。 1.2方法 ①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②分析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5岁或35岁)、既往生育次数(≥2次或2次)、妊娠期高血压(有或无)、凝血功能障碍(有或无)、子宫收缩乏力(有或无)、软产道裂伤(有或无)、瘢痕厚度(≥0.3cm或0.3cm)、前置胎盘(有或无)、胎盘植入(有或无)、巨大儿(有或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既往生育次数、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巨大儿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影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赋值,赋值结果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生育次数、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巨大儿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3讨论 瘢痕子宫主要是指因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子宫手术而遗留的子宫瘢痕组织,这类女性的子宫形态及结构在子宫瘢痕组织形成后往往会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比例的不断增高,瘢痕子宫的形成逐渐增多,瘢痕子宫女性在再次妊娠时的风险较高,由于子宫存在瘢痕组织,再次妊娠时其子宫肌层组织易发生分离,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而一旦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会对其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风险高这一问题,临床主张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产后出血进行积极预防,明确这类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和重要前提。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生育次数、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瘢痕厚度、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巨大儿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 ①既往生育次数≥2次,既往生育次数越多,产妇子宫肌壁纤维伸展性越差,越容易发生子宫破裂出血; ②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这类产妇的血压异常增高,导致其产后出血风险增高,产后出血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 ③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机体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间平衡被打破,产后易发生出血; ④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产妇产程延长,甚至导致产程停滞,产道内胎儿停留时间延长,易导致产道裂伤,这类产妇及软产道裂伤产妇均易发生产后出血; ⑤瘢痕厚度0.3cm,随着前次子宫手术后时间的延长,子宫瘢痕组织逐渐肌肉化,瘢痕厚度越薄,其弹性越差,越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均属于胎盘因素,这类产妇的子宫壁厚度相对较薄,在剥离胎盘后,易发生出血; ⑦巨大儿体积较正常胎儿更大,产妇分娩时子宫肌壁纤维伸展过度,产后子宫肌壁易发生血肿、出血情况。 根据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①加强孕期健康宣教:孕期组织产妇定期参加产科讲座,为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孕期保健知识,如饮食知识,嘱咐产妇注意适度食补,告知其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强调孕期体重控制的重要性。 ②药物预防:针对存在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可采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进行预防。 ③瘢痕厚度监测:嘱咐产妇定期进行产检,孕期对子宫瘢痕厚度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子宫瘢痕厚度降至0.3cm以下,需尽早实施剖宫产手术。 ④妊娠期高血压控制: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可采用硫酸镁、硝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还可对产妇孕期饮食进行干预,严格控制饮食,并指导孕妇进行适量运动。 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产期产后出血风险高,主要与既往生育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子宫收缩情况、胎盘情况等因素有关。围产期应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 编辑:黄春荣 审核:黄秀媚
|